車俊在全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現場推進會上強調
全面提升建設實效 更好服務企業產業
袁家軍主持
4月29日,全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現場推進會在臺州召開。省委書記車俊在會上強調,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為指引,以提升服務企業產業的實效為根本,加快打造具有諸多迭代效應的新型創新載體,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省委副書記、省長袁家軍主持,陳金彪、周江勇、高興夫出席。會上,臺州市、杭州錢塘新區、寧波國家高新區、樂清市、德清縣、諸暨市、龍泉市、省科技廳主要負責人作了交流發言。
車俊充分肯定了我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他指出,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的生動實踐,構建區域創新體系、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提振民營經濟的迫切需要。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深刻認識其重要意義,堅定不移抓深抓實,加快推進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從全面啟動、重點突破向整體推進、全面發力邁進。
4月29日,全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現場推進會在臺州召開。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梁臻 攝
車俊在會上強調,高水平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要不斷提升“六個度”。
一是規劃布局要更加科學,對標對表省委、省政府目標要求加快規劃建設,加強與產業平臺整合提升的銜接,注重規劃建設的質量和實效,不斷提升綜合體建設推進的時效度。
二是建設模式要更加多元,因地制宜、因業制宜,積極探索政府主導推動、公共平臺提升、龍頭企業帶動、多元主體協同等模式,不斷提升綜合體與當地實際的匹配度。
三是要素配置要更加集中,整合一批創新要素,下沉一批創新資源,引進一批創新載體,不斷提升綜合體創新資源的集聚度。
四是服務功能要更加貼身,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效果導向,著力解決企業需求難點問題、產業升級痛點問題、公共服務堵點問題,不斷提升綜合體與產業結合的緊密度。
五是運行機制要更加靈活,進一步完善市場化運營、多部門聯動、跨區域共享等機制,促進創新機構扎根產業,強化公共服務集成功能,打破制約區域創新的行政壁壘,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的通暢度。
六是生態系統要更具活力,促進綜合體相關主體密切聯動、創新機構緊密協同,不斷提升創新全鏈條的協同度。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考核評價、強化政策支持,合力推進綜合體建設,為全省穩企業、增動能、保平安作出新貢獻。
【浙江新聞+】
自2017年,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小切口”帶動“大產業”,成為撬動現代產業集群裂變發展的“支點”以來,我省已建有省市縣三級綜合體168家,其中省級65家。
當前,我省綜合體已經有了7種建設模式——政府主導推動式、龍頭企業帶動式、多元主體協同式、公共平臺提升式、全創新鏈推進式、關鍵環節突破式、未來產業孵化式。和其他綜合體不同,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有兩個關鍵:一是緊扣產業創新發展需求,支撐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打造全產業鏈貫通全要素整合、全創新鏈協同的新型載體;二是打破創新資源分割,集聚整合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工業設計檢驗檢測、標準信息、成果轉化、創業孵化、展示培訓等創新要素,提升產業和科技創新公共服務能力。
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股份合作經濟發源地、市場經濟先發地的臺州,民營經濟占經濟總量99.5%,但九成以上都是中小企業。
針對中小企業單打獨斗創新轉型困難重重的情況,臺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產業轉型升級重大需求為導向,增加產業創新有效供給,提高產業公共服務能力,積極培育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當前,臺州黃巖模塑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椒江智馬創新服務綜合體、臨海現代醫藥化工、溫嶺泵業、玉環水暖閥門、三門橡膠6家綜合體進入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行列,總數居全省前列,共集聚創新服務機構149家,服務企業77900多家次,發放使用創新券5600余萬元,解決企業發展難題485個。
而在今年,全省綜合體扶持資金的20%投向臺州。
在現場會開始前,省委書記車俊和省長袁家軍分別考察了黃巖模塑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椒江智馬創新服務綜合體。
4月29日,省委書記車俊赴臺州考察黃巖模塑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梁臻 攝
2018年,黃巖以模塑工業設計基地、黃巖·中國模具博覽城和黃巖智能模具小鎮為基礎,成功申報創建省級模塑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
該這個集模具創意設計、智能制造、模具開發、檢驗檢測等全鏈式產業創新服務為一體的創新服務綜合體以“打造國內創新要素最全、科研能力最強、運作機制最順的模塑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為目標,至今已累計深入6250家企業提供各類創新服務65000多次,解決技術難題2325個,成果轉化產值164億元。
4月29日,全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現場推進會在臺州召開,省委書記車俊講話。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梁臻 攝
椒江智馬創新服務綜合體。
2018年12月揭牌的浙江省智能馬桶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聚焦智馬產業發展,堅持市區兩級聯動,突出“兩個導向,四個重點”,即市內市外開放、線上線下融合,重點建設技術研發基地、綜合服務基地、產業孵化基地和檢驗檢測中心。以“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聯動為指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全面融合工業設計、科技金融、成果轉化等創新要素,著力構建產業創新服務生態鏈。
臺州市委書記陳奕君介紹說,依托綜合體建設,2018年,臺州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63家,臺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達15.1%,居全省第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和新產品產值增速均居全省第二,全市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63家,新增數為歷年之最。
而臺州的主要做法,就是圍繞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金融鏈、管理鏈和“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做到“五鏈十聯動”:
一是做強產業鏈
——將綜合體建設作為七大千億產業裂變發展的“反應堆”。
二是做大創新鏈
——將綜合體建設作為臺州科技新長征的“發力點”。
三是做優服務鏈
——將綜合體建設作為踐行“五心”“媽媽式”服務的“大載體”。
四是做準金融鏈
——將綜合體建設作為“金科產”融合發展的“突破口”。
五是做新管理鏈
——將綜合體建設作為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倍增器”。
陳奕君表示,下階段,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特別是車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省委省政府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的戰略部署,立足臺州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和制造業全面高質量發展,做深做透做活綜合體文章,努力打造更好的臺州樣本,提供更優的臺州方案。(文章轉載自浙江新聞)